2006高考全国卷语文模拟卷

25.结合文章内容可知,下列有两个句子中的“传字”,读音和意义是相同的。请选

出相同的两句,并注意、释义。(6分)

儒家所传的《五经》中,《尚书》残缺最多。

那时传《尚书》的只有一个济南伏生。

在墙壁里得着“古文”经传数十篇。

又伪作了孔安国的《古文尚书》,还带着孔安国的传。

句子中“传”字的读音和意义相同的两句是()句和( )句,读音为( ),意思是( )。

26.第三段中,作者说“他(王肃)是个聪明人”,从哪几个方面可见“他是个聪明人”?(6分)

答:

27.对文章最后一段中“他果然成功了”一句应该怎样理解?(4分)

答:

28.作者断定王肃的《古文尚书》的伪作,有哪些根据?将有关序号填入括号中:(4分)

( )

他的《古文尚书》带有孔安国的传。

他采集群籍中所引“逸书”,以及历代嘉言,改头换面,巧为联缀。

他参照汉儒的成法,先将伏生二十九篇分割为三十三篇,另增多二十五篇,共五十八篇,以合于东汉儒者如桓谭班固所记的《古文尚书》的篇数。

所增各篇用力阐明儒家的“德治主义”,满纸都是仁义道德的格言。

宋以来儒者所口诵心维的“十六字心传,”正在他伪作的《大禹谟》里。

《尚书》里的主要思想应该不是“德治主义”。

他的《古文尚书》词旨坦明,毫无诘屈聱牙之处。

五、(10分)

29.写出下列上句或下句。(任选四句)(4分)

①()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(曹操:《龟虽寿》)

②金猴奋起千钧捧,()。(毛泽东: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)

③人无远虑,()。(孔子:《论语》)

④老吾老,();幼吾幼,( )。(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)

⑤不识庐山真面目,()。(苏轼:《题西林壁》)

30.下面是一段学生习作,画线处是否需要修改?请先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,然

后选三处;加以修改。(6分)

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,在旧社会,大汉族主义思想流毒甚多,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受到歧视。那里的人民病了,得不到应有的治疗,巫婆神汉横行村寨,病人苦不堪言。解放后,人民政府医疗队来到少数民族地区,帮且他们改善医疗设施,学习医疗技术。

错误之处有:( )、()、( )

改正:( )处改为( )( )处改为( )

( )处改为( )

六、(60分)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按要求作文:

某公爱柳,尝谓人曰:“‘江上柳如烟,雁飞残月天’,此何等景致!”及为县令,遍伐杂树,以柳易之。任满秋迁,继任者恶柳而好梅,曰:“柳无风骨,岂若梅之耐寒也。况‘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’,更胜似‘江上柳如烟’。”乃伐柳易梅。

又三年,新官莅任,曰:“梅固耐寒,未若竹之常青也。坡公有言:‘可使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’”又令伐梅种竹。

31.如果你是当地百姓中的一员,你会怎样想?描写一下你看到种竹告示时的心理活

动。不得超过200字。(20分)

看 到 种 竹 告 示 , 我 想 :

32.以“读《种树》“为副标题,正标题自似,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。(40分)


第一页 本试题DOC文档下载

廉江在线版权所有 2001-2006
备案号:123456